非法挖矿一时爽 刑民双责一并究
2025-08-14
以新建厂房平整土地为幌子,在产业园区限制开采区内未办理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非法开采21万余吨高岭土矿出售牟利,造成国家矿产资源损失。近日,涉案的11人被依法惩治。
2020年至2022年4月间,姜某某、易某某、朱某某等11人以新建厂房平整土地为幌子,在武定产业园区禄金新型工业片区限制开采区内,在未办理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非法开采高岭土矿出售牟利,累计非法开采高岭土矿21万余吨,造成国家矿产资源损失。因非法采矿致一个面积13083平方米的地块上形成最大高差15.15米,面积约3994.97平方米的凹陷式采坑,另一个面积22036.65平方米的地块形成最大高差25.26米的高陡边坡,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和自然地形地貌。
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后,武定县人民检察院委托地质勘查部门对违法开采高岭土矿涉案损毁地块地质环境进行评估并制定修复治理方案。经相关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对方案初稿进行听证论证、专家组审查,形成了涉案损毁地块地质环境修复治理最终方案。经测算,确定涉案损毁地块地质环境修复治理总费用为48.63万元。
2024年2月,检察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判令11名被告人承担地质环境修复治理费用48.63万元。同年4月,经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判处11名被告人一年六个月至三年六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至10万元不等的罚金,追缴违法所得1397万余元,扣押高岭土原矿5501吨。向被告人释明了相关法律规定后,11名被告人缴纳了地质环境修复治理费用。
为推动地质环境修复工作,2024年8月,检察院商请武定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涉案地块地质环境损毁替代修复工作。2024年11月,修复治理工程正式实施,今年1月底,修复治理工程顺利完成并通过验收,非法采矿造成的凹陷式采坑被回填平整,高陡边坡经削坡整理为四台缓坡。
7月初,检察官在开展“回头看”中发现,目前该涉案地块地质环境安全隐患已消除。
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应当合理开采、综合利用,非法采矿不仅会造成矿产资源流失,还会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甚至还可能破坏原有的地质环境,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对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未经许可擅自采矿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换电池增容量!涨价3.4万,特斯拉Model 3新车续航增196Km值不值?
阿里员工:33岁大厂离职,存款200多万。35岁上岸Gwy,36岁癌症
峨眉山骡子“累到发抖”视频引发网友破防后,骡队被无人机代替失业,骡队村委讲述现状
英媒:英国外交大臣承认接待美副总统万斯时“无证钓鱼”,可能面临2500英镑罚款